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7期
编号:11935645
早期躯体及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运动障和生活能力功能恢复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史莉瑾 邢红霞 李杰 王玉梅 吉四辈 宋志秀
第1页

    参见附件(1416KB,2页)。

     表2

    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ADL)评定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基础治疗组3012.755±1.69737.105±2.617*

    基础治疗加早期康复组4012.483±1.45966.531±1.674△

    注:①基础治疗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1(t=135.203);②治疗后基础治疗加早期康复组与基础治疗组相比*P<0.01(t=48.925)

    3 讨论

    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3,4]。现代康复理论打破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5]。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主要通过失神经过敏、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轴突侧枝出芽等机制来实现。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机制不起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这些机制才启动而发挥作用,其效率有赖于病损部位的运用率,运用越多,发挥的潜能越大,功能代偿越强。反复的康复治疗通过训练与学习、不断的强化和巩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提高功能重组的机会,促进脑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以及突触阈值的改变来实现重塑[6]。国内外研究发现增加各种传入刺激、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和有效的感觉刺激都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运动想像技术则有利于改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7]。本研究基础治疗加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合Bobath方法,采用我院康复科常用的手法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的心理康复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6KB,2页)